你是否曾经想过什么使树成为一棵树?房子成为一个房子?或者人成为一个人?或许我们换一种方式来问,要有怎样特质后,树才能称为树?房子才能称为房子?这其实是一些很复杂的问题,已经花费了哲学家们几千年的时间去思索与探究。在我们研究基督教神学时,我们也会面临类似问题的挑战。毕竟,无数的教会我们认为是属于「基督教」的,但是很多教会对很多事情又存在分歧。因此,一个实际的问题是:哪些教义是基督教神学中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教义呢?
当然,在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清楚一点,即便是一个人的神学知识相当的不足,也照样是可能得救的。我们对基督的委身已经足以使我们成为基督徒。但是,与此同时,公平地讲,有一些的基本概念,是必须都要包含在任何神学体系中的,这样才能够配得拥有「基督徒」的称号。自从最初几个世纪的教会开始,使徒信经就有效地向我们提供了这些核心信仰内容的概要。
本课是「使徒信经」系列课程的第一课,使徒信经是一个有名的、普遍使用的基督徒信仰内容的概要。我们把这一课定名为信条(信仰条款),因为我们要把使徒信经看为每一个自称是「基督徒」的人都要确定的信条或教义的总结。早期的教会中,使徒信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但是到主后700年,用拉丁文把信徒信经写成统一的标准。下面是现代中文的翻译:
我信 上帝,全能的父, 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 上帝的独生子;
因着圣灵感孕,从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
祂升天,坐在全能父 上帝的右边;
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
(我信)圣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体复活;
(我信)永生。阿们!
我们对使徒信经作为信条的探讨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我们要提到信经的历史;第二,我们要对信经的内容做一个概述;第三,我们要注重在这些教义对现今的重要性。让我们首先看看使徒信经的历史。
要查考使徒信经的历史,我们着重两件事情。一方面,我们要看看信经的发展,查考象信经的作者、写成的时间之类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要看看信经的目的,即教会认为制定并应用信经很重要的原因。我们首先来看使徒信经的发展。
人们曾经相信,也有这样的教导说,使徒信经由12使徒在第一世纪的时候写成。甚至有人说,由12使徒各提供一句,形成信经12句独特的神学陈述。然而,此说没有实际的证据可考,甚至没有证据证明使徒曾经参与了信经的写作。
但是如果使徒没有参与制定信经,那么是谁制定的呢?
究竟是谁写了《使徒信经》,这个问题仍然有待定论。原因在于信经上就没有任何人署名。然而,我们几乎对此问题能有的肯定答复,就是早在主后四十、五十年间,它们是那些在受洗仪式上被问到的信仰宣告问题。因此,提问会是这样的,「你相信 上帝是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宰吗?」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点,是因为许多人谈起他们受洗的经历时,都提到这些类似的问题。主后两百年,有个被教父特土良称之为古罗马的信经,几乎就与使徒信经一模一样。都是以「你相信,你相信」开始的受洗仪式上的问题。首次使用使徒信经这个说法,大约是在主后390年。此人名叫如腓纳士(Rufinus),他声称十二个使徒的每一位,包括后来代替犹大做使徒的马提亚,都逐个首肯了信经相应的十二个条款。虽然,的确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实这个理论,但是,对这些信经内容的确认可以追溯到使徒时代的说法,的确有着相当高的可信度。(约翰•奥斯沃特博士)
早期基督徒的著作中,有很多基本的教义和使徒信经相似。一方面,存在一些信仰准则,这些准则分成不同的类别,详细解释信仰的基本内容。早期教父的著作表明,这些书面成文的信仰准则描述了所自教会的信仰和行为总结。例如,俄利根在他的著作论首要原则一书中就涵盖了一个信仰准则;爱任纽在他有名的著作《驳斥异端》第1卷第10章中也包含了一个准则。这些类似的信仰准则,其意图就是要保存教会的教导,用来培训众人,尤其培训教会的领袖。通常,这些准则因教会会众不同而各异。一般来讲,他们都着重对重要教义的确认,同时也对道德和传统进行教导。
另一方面,一些古代教义是以信经的形式列举出来。这些信经都是短的条文,总结教会信仰准则里面有关教义的部分,尤其那些最重要的信仰内容,通常是在象洗礼这样的礼拜仪式中的背诵内容。第一世纪和第二世纪的情况是,每个地方教会都有自己的信经,或者用其他的方式来总结重要的《圣经》真理。但是到了三世纪、四世纪的时候,一些信经变得非常突出,就被众多的教会采用。
其中一个古老的占统治地位的信经来自罗马教会,被称为古罗马信经。这个信经和使徒信经非常相似,很多学者认为使徒信经不过是古罗马信经后来的版本。
不管这个来源是否准确,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使徒信经最终普遍地被传开了,尤其在西方的教会。在最初几个世纪,各个教会所用信经的字句不尽完全相同,但是到了第8世纪,信经的字句基本上确定下来,成为我们今天认可并使用的标准形式。
了解了使徒信经的历史发展背景,我们再来看看形成和应用使徒信经的目的。
今天,很多基督徒对各样的信经持怀疑态度,其原因看上去并不难理解。虽然极少有人公开宣称信经和《圣经》具有相同的权威地位,但是有时,一些好意的基督徒也会把某些信经和《圣经》本身并驾齐驱。但是,无论从神学上或实践上,没有任何信经权威可以达到和《圣经》一样的高度。
《圣经》是我们信心和行为的唯一准则,是 上帝默示的,是没有错误的。而另一方面,各种信经,是人们对《圣经》理解的总结,是教导的工具,是可能有错误的。我们将会看到,使徒信经的产生是为了能够帮助基督徒学习并持守正确的《圣经》教导。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查考使徒信经的目的。首先,我们要看看《圣经》是正确教义的源泉;第二,我们要看看教会的传统教导是对《圣经》真理的确认;第三,我们要看看使徒信经的意图是总结教会对《圣经》的传统理解。让我们首先看看一个事实,即委身的基督徒徒总是肯定《圣经》是一切教义的基础。
我们听听早期教父俄利根在他写于三世纪的著作《论首要原则》的「前言」中的一段话,
「所有信徒都有一种知识激励他们过一个美善和快乐的生命,这些知识的获得没有别的来源,只有来自基督自己的话语和教导。所谓基督的话语,我们并不是仅仅指那些他道成肉身之后所说过的话因为,在此之前, 上帝的话透过摩西和先知说出来,而且他升上天之后,祂的话透过使徒们说出来。」
俄利根主张《圣经》的每个部分都是基督的话语,而这些话语是所有正确教义的来源。
三世纪早期主教希波吕托,在他的著作《驳诺威都异端》的第9部分,有一段话这样说,
弟兄们,有一位 上帝,我们只从《圣经》中,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获得对这位 上帝的知识。
早期教会相信整本《圣经》都是基督的话语,由使徒传递给信徒们。在这点上,他们强调的是神学家们常常称之为唯独《圣经》或者唯有《圣经》的概念。这个观点就是《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无误的原则,是任何神学争议的最后仲裁。
关于这一点,在巴西流的著作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巴西流在主后370年被选举为该撒利亚的主教。巴西流极力维护教会传统或惯例,常常表达他的观点,说这些传统可以追溯到使徒时代,然而,这些传统的真实性被质问的时候,他就求助《圣经》作为他的最终权威。 听听巴西流在他的第189封书信,写给尤斯塔修斯医生信中的话,
让 上帝默示的《圣经》在我们中间裁定;看看哪一方所阐明的教义跟 上帝的话协调一致,一致的那一方就公认为拥有真理。
巴西流在这里承认,一些教会在信仰的原则里面确认一套习惯的观念, 而另外一些教会持有相反的习惯观念,所以,他就求助《圣经》作为解决问题的最高权威。
早期教会坚定地信赖《圣经》作为一切教义的基础,但是他们仍然依靠教会传统的教导来总结维护《圣经》的教导。
那么,很自然的就想知道为什么教会感觉有必要保存教会的传统教导,保存《圣经》不是更容易吗?让《圣经》自己说话不是更容易吗?
其实,很有必要形成一个简洁清晰的教会信仰告白,尤其是因为有假师傅,其教导与使徒和《圣经》的教训不相吻合。因此,尤其为了回应这些错谬的教导,教会需要形成一个清晰的信仰概要宣言,表明她所持守相信的。(埃瑞克•索尼斯博士)
教会当然是以《圣经》为她的信仰根基。不过由于《圣经》相当长,起初识字的人也相当有限。因此,理想的方式就是教会以信经的形式来总结基本教义,让人们不必读完整本《圣经》,就能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基督徒信仰。(埃德•卡司斯博士)
使徒信经在古代时特别有必要。为什么?因为,你可以想像,教会在397年是正典(的清单)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信仰的权威(性表述)到底是什么?所以使徒信经在古代的教会有她的必要。据我今天所知道的,今天的使徒信经的形式据说是八世纪的。那么八世纪已经有了《圣经》,为什么还用使徒信经呢?因为,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弟兄姐妹去看完六十六卷(才接纳他们为基督徒)。使徒信经能够很简洁的把整卷《圣经》的重点,很简单的表达出来。因此它的确是有存在的必要。 (张麟至博士)
假师傅在教会里制造很多的问题,有些甚至否认福音本身的核心问题, 为了面对这些情况,敬虔的基督徒领袖简单总结《圣经》的一些核心教导,使所有的基督徒能够知道并确认信仰的基本内容。听听俄利根在他的著作《论首要原则》的前言里的另一部分中,对此问题的描述方式,
很多人认为他们对耶稣拥有正确的看法,然而,其中一部分人和他们的前辈的认知不一样。然而,作为教会的教导,是按着次序从使徒流传下来,保存到现今的教会,仍然继续在保存,这些教导单单被接纳为真理,与教会和使徒的传统上没有任何不同。
注意俄利根这里所说的,他没有说教会的教导是无误的,或者永远完备正确。相反他是说教会的教导被接纳为真理,因为它是按着次序从使徒流传下来并且保存到他那个时代。换句话说,在俄利根时代,教会的教导仍然是《圣经》中基督话语的准确概括。由于这个原因,他那个时代的教会能够使用它作为检验教义的「标准」或「信仰的原则」。但是终极的权威在于新约《圣经》,而不在于当代的教会。
我们可以想像几个链环组成的链条来举例说明这个观念。早期教会想要坚定持守基督的教导,这些教导在《圣经》里面,这样,基督就是了第一个链环。使徒们和基督有直接的接触,直接领受基督的教导,所以他们的教导组成了链条的第二个链环。使徒把他们对基督的知识保存到《圣经》里面,使《圣经》组成了链条的第三个链环。这个链条中的三个链环都是完全,没有错误的,因为他们被圣灵监督引导。
第四个链环是教会的传统教导,这个链环有所不同。这些传统习惯的传播不是没有错误的,圣灵没有保证他们不会出错,实际上,就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些教会的传统习惯和其他教会的传统习惯互相矛盾。
传统教导中有些教导是关乎一些次要的实际问题,《圣经》上没有直接讲到的事情。但是,其他一些传统是总结《圣经》的原意,尤其是关乎信仰的主要信条,就像使徒信经列举的内容一样。
当传统的教导涉及这些核心信仰内容时,需要各地方各时代的教会中众多领袖们的确认,此外,也可以直接借助《圣经》来证明。这就是为什么俄利根很有信心地把教会的传统教导当作信仰的原则。
然而,这个链条不是没有错误,无论是教会,或是教会的议会,或是基督徒个人总是有可能犯错。我们听一听第三世纪迦太基主教居普良的第73封书信里面的话,这封书信是反对罗马主教司提反所持的教义:
没有一个正确的传统会阻止真理的盛行和得胜,这种传统习惯已经进入一些教会当中,而没有真理的传统习惯是古董级的错误。
居普良的论点是,一些古代基督徒的观点和实践不是根植在使徒传给我们的真理之中,相反,他们是古董级的错误,是长久以来侵入教会的错误。实际上,正是人类不可靠的问题才使教会用书面形式把信仰的原则记录下来,这变得十分重要。俄利根和其他早期教父写出教会的信仰原则,确保全世界范围的基督徒能够把他们的教义和传统的教义相比较,教会大公会议也记录传统教导,以便使他们的评判能够使各个地方各个时代的基督徒知晓。
无论如何,保存教会传统教导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教会不会偏离《圣经》的原意,是为了信徒能够正确理解使徒们的教导,是为了使他们能牢固掌握并活出基督的话语。
《圣经》是一本巨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你无法只是简单的让它自己说话,你需要给它有一个好的总结。即便只是在新约里,就对基督是谁的教义就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使徒们努力争辩,什么是虚假,什么是真理。而且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主后第二世纪。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谁是基督的教义和有关《圣经》的本质。因此,迫使教会必须尽可能完整和简要地总结《圣经》信仰。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形成了使徒信经。因此,重要的是我们有必要牢记,信经决不是对《圣经》的加添,而是尽力澄清和呈现其本质的含义。 (彼得•瓦尔科尔博士)
就如巴西流在他写于主后374年的著作《论圣灵》中说,
我们先辈所说的,我们也在说但是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这些是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这个事实之上,因为他们也是遵循了《圣经》的意义。
应该提一下的是,在维护传统教导方面,早期教会不是十分担心教义的次要点,他们主要集中在信仰和实践的核心内容和基要真理方面。这一点从他们著作的各样论题中,以及他们列举的各样信仰原则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例如,他们著述反对幻影学说的人,幻影派否定基督的人性;他们著述反对诺斯底派的人,诺斯底派相信旧约的 上帝很邪恶,他们容许各样肉身的罪;他们还著述反对其他很多挑战《圣经》基本原则的错误教导。
既然已经讨论了《圣经》和教会的传统教导,我们接下来看看使徒信经怎样为基督徒总结教会的传统教导。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使徒信经主要用于确定新的信徒相信《圣经》基本真理的教导。很多现代的教会利用课堂或《圣经》学习来培训新信徒,同样,早期教会利用信经来对新信徒培训信仰的基本真理。
奥古斯丁是著名的希坡主教,生活在主后354到430年,他曾经在向初信者,就是新信徒准备受洗时的一篇讲道中,总结了信经的重要性。这篇讲道中,他的思想里面直接想的信经是尼西亚信经,但是他的言语精确地总结了早期教会中各种信经的使用和目的。在《对初信者的讲道:论信经》中,奥古斯丁这样写道,
你们听到的这些字句,都分散在《圣经》的字里行间里面,但是,这里却把他们总结在一起成为一个纲要,这样,记忆力迟钝的人不会觉得太紧张,每一个人都能够述说、都能够持守他们所确信的。
正如奥古斯丁这里所指出的,基督徒的核心教导都分散在《圣经》的各个部分里面,因此,古代教会用信经的形式总结《圣经》的核心教义,这样来保证每一个信徒,甚至他这里称为迟钝或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够确认、坚定持守《圣经》的基本教导。
当然,因为很多教会使用不同的信经,所以他们也就有不同的最起码的信仰标准。有些教会不要求新信徒有足够的信仰知识,而有些教会却拒绝接纳哪些虽有真实信仰但缺乏进一步神学知识的信徒。结果,一个人在一个教会可能有信徒的资格,但是在另外一个教会则不行。基于这样的不一致,早期教会认识到有必要制定一个凡称为基督徒的每一个教会都能接纳的信经。
使徒信经的兴起就满足了这个需求。这个信经很短,信仰的陈述直截了当,每一个信徒都能够也应该能够理解。
使徒信经实际上是基督徒信仰的叙事性总结。同时,它也指出一个事实,尽管我们相信《圣经》的每一个字句都是无误和无缪的 上帝之圣言。我们仍然需要有一个总结,帮助人们理解福音的根本含义。使徒信经就是这一类的总结。在教会很早的时期就形成这个传统, 浓缩了使徒们基于基督向他们启示的、有关信仰核心所教导的内容。每一个信条都从「我信」而流露出来。如此看来,这里最重要就是使徒信经帮助我们将福音应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在最低限度上传递和表达出来。(奥尔伯特•穆勒博士)
既然已经讨论了使徒信经的历史来源,我们就来对信经的内容进行一个概述,这个基督徒信仰的大图画对早期教会和今天的教会都很有用。
很多年来,神学家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描述使徒信经的内容,本课中,我们要从三方面来阐述信经的信条。首先,我们要探讨关于 上帝本身的教义;第二,我们要提到教会;第三,我们要探讨救恩的问题。我们先从使徒信经中有关 上帝的教义开始。
对我们基督徒神学的所有表达来说, 上帝论都是绝对重要的。我们涉及到的一切,比如,我们该如何认识我们自己,认识这个世界,了解我们生存的意义和目标,都要归宿到 上帝自身。每一个基督教义,无论是救恩论,教会论,还是有关将来的末世论,所有这些都根植和建立在 上帝的自存、 上帝是三位一体之上的。我们对人生的一切盼望和信念,我们对救恩涉及到一切和罪得赦免,都要回到基于 上帝自己; 上帝计划了一切, 上帝彰显了他的旨意和目的,他也必将按着他的计划和旨意成全最终的一切。因此,万有都要回到我们对 上帝的认识上。 (司提反•威乐姆博士)
使徒信经中关于 上帝的教义有两个主要方面,第一,信经的构成围绕在 上帝三位一体的存在形式上;第二,信经对 上帝不同的位格,即圣父、圣子和圣灵进行分别陈述。我们先来看看三位一体。
你可能注意到使徒信经分成三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以「我信」的陈述开始。第一个部分提到对圣父的信仰;第二部分是关于我主耶稣基督, 上帝的独生子的信仰;第三部分是总结有关圣灵的信仰,并列举祂现在的事工。
我们应该指出,在关于耶稣基督信条的前面,不是所有古代信经的版本都包括有「我信」这两字,很多版本用简单的并且字取而代之,在上下文中起到和我信相同的效力。然而,无论哪一种情况,信经按照 上帝的位格来分类已经被教会完全认可。这个公式就是三位一体教理,它是基于最基本的信仰,就是有独一 上帝,而且这位 上帝存在于三个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
马太福音28章19节的经文里,我们发现同样的公式,当时耶稣把大使命托付给门徒,
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马太福音28章:19节)
这里和使徒信经里面一样,三个名字一起提到,用同等的词语,表明圣父、圣子、圣灵是完全不同的位格,但却是同一个 上帝。
诚然,使徒信经没有特别提到「三位一体」这个词,或者详述它的意义,但是不要忘了,信经的意图是一个信仰纲要,不是信仰的全面陈述。教会仪式中使用信经时,教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以这种方式提到 上帝的三个位格,就是意味着三位一体的概念。
当然,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明白三位一体这个词完全的含义,所以我们应该停下来做个解释。三位一体通常这样来表示:
上帝有三个位格,但是只有一个本质。
我们提到位格这个术语,意思是独特、自知的个体,我们提到本质这个术语,指的是 上帝的基本本性,或者他组成的实质。
当然,三位一体的概念对于人类非常难以领会。 上帝的存在和本性远远超越我们经验的范围,很难想象。即使如此,三位一体是基督徒非常独特,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但是这个复杂的教义如何成为在基督徒神学如此重要的基本教义?
其实,当你整全地来读《圣经》时,三位一体的真理就会向你迎面走来。你会发现圣父的确是 上帝,圣子的确是 上帝,同样圣灵的确是 上帝,是独一 上帝的三个不同位格。为此,就有必要将《圣经》这方面的教导归纳总结,称为三位一体的教义。(埃瑞克•索尼斯博士)
三位一体的教义成为基督徒神学的房角石,我之所以认为它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来自《圣经》的教义。当然,我们需要小心正确地理解这一点,因为三位一体的字眼并不在《圣经》中,可是这概念却在其中。《圣经》向我们启示 上帝是谁的全备教导的总结就是 上帝是独一的 上帝,圣父是 上帝,圣子是 上帝,圣灵是 上帝当把这些真理作为《圣经》全备教导整合在一起,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 上帝是三个位格、同一本质的神。(埃瑞克•索尼斯博士)
当我们说 上帝是由一个本质所组成,我们是在维护《圣经》的真理,就是 上帝是独一的神。我们会试着解释三个不同的位格如何又同是一位 上帝。我们用本质这个术语来指这个三个位格的每一个都和另外两个拥有完全相同的属性,属于圣父,也属于圣子,同时也属于圣灵的素质或本质。
当我们说 上帝以三个位格存在,我们是在维护《圣经》的真理,就是圣父、圣子、圣灵彼此截然不同。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但彼此交谈,彼此影响,彼此发生关系。
无论怎样,三位一体是一个很大的奥秘,是根据对《圣经》很多处的教导,对我们奇妙 上帝本体的精确总结。
三位一体的概念对基督徒神学非常重要,原因有很多。例如,这个概念维护我们的信仰耶稣是 上帝,以及耶稣不是圣父的替身;这一概念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确定一神论,即使我们是向着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来敬拜和祷告,但是我们敬拜的是独一的 上帝;除此之外,这个概念帮助我们正确地归尊荣与 上帝全部位格;而且这一概念也让我们明白,给我们安慰, 上帝任何一个位格的同在和帮助就是 上帝亲自的同在和帮助。实际上,三位一体的信仰是许多其它基督徒信仰的基础,以至于离了这个信仰,就很难理解历史性的基督徒。
我们既然已经从三位一体的概念方面讨论了使徒信经中关于 上帝的教义,那么就来思考信经中针对 上帝彼此不同的位格进行不同的陈述。
关于圣父方面,信经把 上帝的属性归结于全能的,同时提到历史的事实,即祂是创造天地的主。当然, 上帝的属性远远不只是祂有无限的能力和主权,而且祂的奇妙的作为不只是创造天地而已。从某些重要性质上来讲,信经对天父的描述甚至没有使基督徒和其他的宗教分别开来,其他宗教也可能表明他们相信一位全能神圣的创造者。但是早期教会认为,这些陈述已经足够证明一个人对圣父的信仰和基督徒的一致性。他们依靠信经的其他陈述来和周围的宗教区分开来。
例如,信经对圣子耶稣基督的描述就很多,虽然没有描述祂所有的属性,但是却提到了他早期生活和事工的几点细节,这些细节对教会外的人是不可能接受的。
信经提到耶稣是道成肉身,祂以婴孩降生到世上,过着真实人的生活;信经也提到他的受难、受死、埋葬、复活和升天。《圣经》告诉我们,非信徒却否定这些曾经发生过的最基本事实。
即使今天,也有很多自由派的历史学家和神学家否定这些事实,很多的基督徒异端和错误的宗教也同样否定。例如,伊斯兰承认耶稣是 上帝忠实的先知,但是他们坚持说耶稣从来没有被钉十字架、没有复活,也否定祂的神性。
最后,信经提到耶稣的任务是在末世的时候审判世人,定恶人的罪,但是给信徒永远祝福的生命。
关于圣灵,信经说祂使童女马利亚感孕,怀胎耶稣。除此之外,信经只仅仅确认祂是 上帝的一个位格。然而,引申的含义,信经使圣灵与教会以及我们得救的经历相关,无论现在或是将来。
将来的课程里面,对于 上帝的每个位格,我们还有更多的内容要说。此时,我们只是简单地指出信经所涉及的不仅是确认三位一体论,而且也提到三位一体的每一个位格,所提的方面都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内容。虽然使徒信经的陈述不是很普遍的,但是对 上帝和 上帝的位格描述,已经足够将那些承认历史基督徒信仰的人和那些不承认的人区分开来。
我们既然已经讨论了使徒信经有关 上帝本身的教义陈述,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信经有关教会方面的教义。
使徒信经用两个短语来描述教会。第一,教会被称之为圣而公之教会;第二,教会被描述为圣徒相通。很多人已经用很多种不同方式来解释这两个短语,将来的课程我们会谈得更详细。
在此,我们只是简单地指出圣而公之教会不是指罗马天主教会,而是指全世界各地的教会。
即使如此,对于很多更正教信徒来说,相信任何形式的教会都是很奇怪的事。因此,这样解释可能会有帮助,信经说「我相信教会」,意思不是把我们的信仰放在教会中,它的意思是确认我们的信仰是,教会既是圣洁或神圣的,也是大公的,意思是具有普世性的。
同时,我们确认我们相信有圣徒相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信徒团契。在这个含义上,历史性的基督徒坚持认为教会的重要性。
本课,我们只仅仅集中在教会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使徒信经信条的核心。一方面,我们要谈谈参与教会;另外一方面,我们要考量教会对于教义的保存。让我们先从参与教会开始。
当信经说 「我信圣(洁)的教会」,是在强调参与教会的重要性。当然,在教会历史中,有很多人想让 上帝成为他们的圣父,耶稣成为他们的主,圣灵成为他们的保惠师,但是却不想成为聚集 上帝所有子民的有形教会的一部分。希伯来书10章25节这样说,
「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 (希伯来书 十章25节)
即使在第一世纪,有些公开信仰的信徒却不情愿把教会作为基督徒聚会在一起来敬拜、教导和团契的场所。但是《圣经》教导说,教会的聚会对基督徒是重要而且是必需的。
当然,起初使用使徒信经的基督徒们并非是这样的,相反,信经是特别用于教会的崇拜,是那些来教会受洗的人群都认同信仰的内容。这些人就成为了教会的会员,组成了聚集的一部分。这是信经为我们设定的可以效法的模式。
即使如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会看到不参与教会的基督徒。或许因为他们不喜欢组织化的宗教,也或许因为他们曾经被别的基督徒伤害过,也或许因为他们认为读《圣经》、看基督徒电视、浏览基督徒网站就足够了。
但是《圣经》教导基督徒要组成实际的、真实的群体,而且《圣经》坚持说这个群体对每一个信徒都极其的重要。虽然基督徒之间要透过基督和基督的灵彼此有属灵的契合,但不仅仅局限于属灵的相交。相反,我们的群体要像一个家或者邻舍,必需有面对面彼此相交的不同人组成。
记住参与教会很重要,我们接下来讲教会对教义的保存。
从教会的最初时期,就经常性地一起诵读,认信和背诵信经和信仰告白,这在教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第一世纪和早期基督徒会,当时的社会文盲相当的多。因此,只有很少的人能识字读书,而他们其中能够拥有《圣经》抄本的就更加少之又少。那么,在公众敬拜里经常性的认信这些信经,其实就扮演了提供信仰参照指数的角色,或者通常称为信仰准则、或者用来合宜地理解《圣经》总体含义的一个阅读指导。(约拿单•潘宁顿博士)
正如我们谈到信仰的原则时所提到的,教会不是没有错误。使徒信经的目的不是鼓励我们相信每个地方教会的一切教导,相反,信经只是确定一个事实,就是基督任命祂的教会维护并宣扬福音及其他真理。
耶稣的兄弟犹大在其所写的犹大书3节和4节中这样说,
亲爱的弟兄啊,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因为有些人偷着进来,是不虔诚的,将我们 上帝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主耶稣基督。(犹大书 3-4节)
按照犹大的意思,教会的部分任务是为真道竭力地争辩,保护从前交付给教会的真理和信仰,反对那些进行错误教导和实践的人们。
当然,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显而易见,今天不同地区的教会都存在很多错误的教导,而且也有很多罪恶的行为。然而, 上帝从来没有收回对教会的使命,或者晓喻任何其他团体或个人接管保护真理教义的工作。保护真理仍然是教会的工作。
而且教会仍然尽力在做这个工作,有时我们做的比其他人好。我们的一些神学忠于《圣经》,但是有些神学需要改进,甚至需要完全改变,情况应该一直是这样。但是,为了本课的目的,我们要阐明的观点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们必须在教会中继续保存纯正教义,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个呼召,我们就是在否定一个重要的基督徒历史信仰的信条:我信教会。
既然已经探讨了有关 上帝和教会的信条,我们就准备转入第三点,就是使徒信经中关于救恩的陈述。
在使徒信经接近结尾之处,包含了不少有关救恩的教导。有人就好奇想知道为何这部分内容出现在结尾之处,而不是在其他部分。当然,信经自身并没有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但是,如果你观察一下的话,对我而言,信经是想要建立 上帝的位格属性:父、子、灵。要确保救恩的经历是从 上帝的位格属性中涌流出来的,而这决不是任何人为的设计或人为的系统。认识了圣父、圣子和圣灵,就自然带领我们进入应当自己认罪悔改,接受蒙恩得拯救的邀请和应许。因此,我认为这些陈述放在后面是要表明我们与 上帝的关系源生于 上帝自身位格的三一关系。(斯提夫•哈珀博士)
信经中的最后三个信条处理的是关于救恩的问题,确切地讲,他们提到了罪得赦免、身体复活以及永生。传统的系统神学中,复活和永生被列在关于末后之事的教义末世论的题目下面论述,但是,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只把他们放在救恩论的题目下面讨论。
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罪得赦免是透过耶稣基督的赎罪之工完成的,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认罪悔改, 上帝不会再因我们的罪审判我们下地狱,就如使徒信经所指出的,这是最早期的教会一开始就相信的。而且我们也都相信《圣经》教导我们,所有罪得赦免的人因耶稣基督有永生的祝福。例如,约翰福音第3章16节到18节,这样鼓励我们:
「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信他的人,不被定罪。」(约翰福音3章16-18节)
每一个信徒都有永生,从某一方面来讲,永生从我们信主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因为 上帝赐给我们的灵一个永远不死的新生命。
但是,信经对永生性质的陈述使现代基督徒有时很吃惊,特别是信经讲到身体复活方面。有时,基督徒错误地认为信经这里是指耶稣的复活,其实是不是的。耶稣的复活在信经的前面已经提到了,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不是在重复这一信条,相反,信经提到身体的复活是指《圣经》的教导,在审判的日子,所有的人都要复活,不是以无形之灵的形式、而是以身体的形式走向自己永恒的归宿。这是《圣经》一致的教导,也是几千年来教会所遵守的信条。
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第5章28节和29节教导的一样:
「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约翰福音 5章28-29节)
信经关于救恩的陈述,在《圣经》中已有清楚的教导,同时也被以《圣经》为基础的众教会所信奉。即使如此,现代很多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却拒绝这些基本的、首要的教导。有一些人不认为 上帝会让我们对自己的罪负责,错误的坚称饶恕是不必要的。有一些非信徒,在我们的教会中讲论说,人生只是现今所拥有的一切,而任何我们拥有的所谓「永」生只局限于我们在世的日子里,在此肉身中。还有其他很多人错误地相信我们将是以没有躯体的灵魂在天堂里度过永生。由于这些原因,所以使徒信经中的信条对于早期的教会和对于现在的教会都是有同等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总之,使徒信经集中在有关 上帝、教会和救恩的教义上。在另外的课程中,我们会更深入地逐一来探讨这些概念,但是现在,我们只简单地确保我们理解了这个大的画面。这几个简单的教义是如此的基本和重要,以至于他们有效地奠定了基督徒千百年以来的界限。
到此为止,我们对使徒信经的讨论是在信条部分,我们提到了信经的历史,对其神学进行了概述,接下来我们转到第三个主题,就是使徒信经里面信条长久以来的重要性。
对于使徒信经中教义陈述的重要性,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我们要解释这些教导对基督徒中其他神学的根基性;第二,我们要探讨这些教导在教会中得到普遍的肯定;第三,我们要提到这些信条的一致性。让我们开始探讨使徒信经中这些教义的根基性。
很多人都明白一个观念,就是大的建筑物需要坚固的根基,根基是建立其他东西的基础,是固定建筑物屹立不动的锚,是支撑和稳固整个建筑物的支柱。以弗所书2章19节到21节,保罗提到教会是一个建造在使徒和先知之上的建筑物,他这样说,
「你们是 上帝家里的人了。并且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基督耶稣自己就是奠基石,整座建筑都靠着他连接配合,渐渐增长成为在主里面的圣所。」 (新译本以弗所书2章19-21节)
没有稳固的根基,教会不能够以荣耀 上帝的方式被建造。
相似的道理,如果基督徒神学是为了荣耀 上帝而且使人受益,就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义和原则之上。就如耶稣是教会的房角石,耶稣的教导就是神学的房角石。正如使徒和先知因着把基督介绍给世人而成为教会的根基,使徒信经因着把记载在《圣经》里面使徒的教导介绍给我们而成为神学的根基。
使徒信经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极好地总结了基督徒的最基本教义,尽管我们处在一个宗派众多的时代,每一个基督徒却都必须要确认它的内容。从 上帝是谁,耶稣基督是谁,圣灵的位格和他如何实施救恩,建造教会,一直到最后的审判和耶稣基督的第二次再来。没了这些基本要点基督徒的核心教义,你就实在无法称其为基督徒的信仰了。(司提反•威乐姆博士)
我们从两方面来讲使徒信经的根基性。首先,我们要看看它怎样奠定了一个标准,以此来评判其他的教义;第二,我们要提到它如何作为一个逻辑基础,使其他的教义能够在其之上建立起来。我们先看看使徒信经是神学的基础。
使徒信经作为教义标准的功能,原因是它表达了几个最大、最重要的基督徒思想。这些思想在《圣经》中很明确地被教导,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并相信它们。正如我们在本课前面讲过的,这些教导是基督徒的核心。其结果,我们所信仰的其他每一个教义都必须和这些基础教义协调一致,我们不能够接受任何和这些本质教导相矛盾的思想。
你有没有看过口技表演?一个表演口技的人,可以使他说话的时候让人感觉不到他在说话,口技表演者常常学木偶说话,看起来好像木偶在和口技表演者对话,一个技术精湛的表演者使人觉得木偶是活生生的。但是,无论这个表演多么生动逼真,我们知道是口技表演者在说,不是木偶在说,为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知道木偶不是真的,他们也不会真的说话,因此,我们在观查一个木偶在说话的时候,我们感官的判断标准是根据我们所知道的事实。不管木偶讲话看起来多么的逼真,我们的标准告诉我们,这个表面现象是在欺骗我们,所以我们就拒绝相信。我们可能不能够解释木偶讲话怎么如此逼真,但是我们知道一定有一个符合我们标准的合理解释。
相似的道理,使徒信经总结了那些核心的信仰,我们坚定地持守这些信仰,从不改变。我们相信《圣经》在这些教义上面讲的非常清楚,它们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不能够有任何妥协。因此,不管人们传给我们什么其他的观点,只要是和这些《圣经》核心的教导相抵触,我们都该拒绝接受。
用信经作为一个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假师傅教给我们错误的神学时,仍可以保持忠实于《圣经》。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很会辩论,个个都非常优秀,以至于我们倾向去相信他们所说的话,甚至他们所说的是错的或者是在撒谎。因此,有一个简短的信条罗列那些根本的信仰,可以象锚一样把我们稳固到《圣经》的教导上,使徒信经就是这样的一个锚。
例如,世纪初期,有几个主要的异端,教会对此作出回应。其中一个是诺斯底主义,在其教义之中,他们说我们的肉身是邪恶的,救恩包括了把我们的灵魂从我们肉体的禁锢中释放出来。当然,不是所有早期的基督徒都知道如何拒绝这个谬误的教导。但是那些曾经接受使徒信经培训的人,基于《圣经》关于身体复活的教训,就能够有信心地拒绝这个异端。就是说,这里教导我们耶稣再来救赎的是我们的全人,不仅包括我们的灵魂,而且包括我们的身体。
我们很多人可能会被一个聪明的论点所迷惑,或者被一些错误的或不实的数据所误导。我们不是总能够解释这些论点,或者找到他们不对的地方,但是即使如此,我们能够有信心地拒绝那些与使徒信经相矛盾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信经是忠实于《圣经》的。
当然,我们从来没有把使徒信经或者其他任何信条高举到和《圣经》一样的层面,惟有《圣经》自己是绝对的,毫无质疑的权威,即使是使徒信的信条如果表明与《圣经》有相互抵触的地方,也应该要被弃绝。但是,自从初代教会开始直到现今,使徒信经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已经不断地向人们显明它们是准确地代表了《圣经》的基本真理。因此,我们应该有信心地使用它,来作为评判现代社会中我们遇到的很多其他教义的标准。
已经考量了使徒信经能够作为教义标准的方式,我们就准备来谈谈它的根本性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成为其他神学观点的逻辑基础。
思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一条河流及其源头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逻辑基础就像是一条河的源头,他们是其他思想概念的源泉。有逻辑依赖关系的思想概念就像河流一样,从源头自然流淌下来,因此,我们说一个思想概念作为另外一个思想概念的 逻辑基础,意思是我们能够从逻辑基础的概念衍生一个合理的论点,建立其他逻辑性依赖的思想概念。例如,使徒信经里没有很明确地提到有关圣父的很多东西,只是说,
「我信 上帝,全能的父, 创造天地的主。」
但是这些教义形成了我们对圣父很多其他信仰的逻辑基础,例如,以 上帝是创造天地的主为基础,我 们也能正确地相信他对天地有主权,而且起初的创造是好的,以及我们能够透过自然界了解 上帝的事情。
我们可以透过观看一棵树来举例说明逻辑基础教义的价值,把地面本身想像成《圣经》,把树想像成从此而生的神学,树干以及大的树枝,代表最基本的教义。这些教义是单单基于《圣经》,单单依赖《圣经》,但是大的树枝分成很多小的树枝,这些小树枝就是从大的树枝顺着逻辑而流淌出来的信仰。当我们看到树叶时,就像看到依赖小树枝而来的思想概念。我们用这样的画面来看时,从使徒信经开始的重要性就比较清楚了。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大的教义,把树的形状固定下来,深深扎根于《圣经》里面。
这对我们意味着两件事情,第一,可以帮助我们看见我们神学系统中各种不同确信之间的关系;第二,可以帮助我们以这些次要的思想概念和我们的基要信仰相和谐一致的方式,来考量那些《圣经》非核心性的教义。
使徒信经中的教义清晰表达了基督徒真理的核心。它包含了三一真神,圣父、圣子和圣灵。使徒信经实际上起源于主后第二世纪,在那个时候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到最后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形式。它包含了主耶稣的道成肉身,赎罪之死,复活得胜和将来再临。它包含了罪得赦免。它包含由那些在基督里被重生、组成彼此相交的教会现实。因此,我认为没有任何的措施,会比定期的重温和教导使徒信经,并突显这些教义真理,更能够使得教会健康稳固。(詹姆斯•巴克博士)
既然我们已经从使徒信经的基础性查看了它重要性,下面我们准备讨论信经教导得到普遍性的确认。
判定真理事实的一个方式就是看不同的见证人怎么说。越多的人证明一个思想的真理性,我们就越有可能相信。其实,神学中也是这样,当我们试图决定我们应该信什么时,知道人们在整个历史中所信仰的,以及现代人所信仰的是什么会很有帮助。就使徒信经来说,其教义陈述已经被很多地方的大多数基督徒所确认。
我们要从三个历史时期来探讨使徒信经中信条的普遍性,首先,我们要看看这些信仰根植于新约《圣经》;第二,我们要看看这些信仰被整个教会历史中的大多数基督徒所确认;第三,我们要看看现今他们继续刻画教会的特征的方式。我们先从新约《圣经》开始,确认这些教义和它的一致性。
从教会的早期开始,对于基督和使徒的教导存在不同意见。这些不同的意见有些是从教会外部引起的,有些是从教会内部引起的。比如,保罗常常写信反对有些犹太族的基督徒要求外邦信徒接受割礼,就像加拉太书5章记载的。在彼得后书2章,彼得警告说在教会中会有假师傅。新约《圣经》中充满了耶稣和门徒纠正不同人错误思想的例子。
当主要的信仰遭到危机时,教会中的错误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和新约的作者们非常在意更正基础神学上的错误。显著的事情是,他们所提供的更正,彼此之间完全相同。不管这个时候在教会出现多少假师傅,新约展示了教义上可靠的统一性。
教会确认这些书卷作为正典的过程,实际上花了多个世纪,而非是一个简短的时期,这个事实表明教会在其判断上具有相当程度的核心一致性。 这不是一个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就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这是过去2000年来教会内部学者们斟酌了很久的问题。然而,在我们谈论新约自身具有的核心一致性时,人们不得不承认新约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视角。 我认为它们之间的不同视角,实际上并不会产生各教义之间的彼此抵触。你只是从新约里得到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重点,按不同的方式来讲论现实,和现实的不同层面而已。简单说,在不同的新约书卷之间,我个人的判断是它们至少没有什么显著的相互抵触。(大卫•鲍乌尔博士)
根据这种统一性,当新约《圣经》本身确认使徒信经中的信条时,就可以公正地说这种确认是普遍性的。一致公认圣父、圣子、圣灵的神性,同时又坚持只有一位 上帝。四福音书都表明了信经所列基督的感孕、降生、人生、事工、受死、复活以及升天的事实。新约全部的书卷都支持信经关于教会和救恩的陈述。
已经查看了新约《圣经》,让我们看看这些信仰内容在整个教会历史中已经普遍地刻画出了基督徒的特色。
和新约《圣经》中的教会一样,后面几个世纪的教会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神学。当时,对于很多小的问题,几乎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对于比较核心的教义,比如使徒信经里面的信条,几乎普遍地被接纳和认可。一些地方拒绝这些基本的真理,对于这种情况,教会和历史很大程度上认定这些反对者为分裂者或假师傅。
来看一下主后四世纪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最早的使徒信经版本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使用了,历史中的这个时候,教会出现了几个异端,教会议会对此进行了处理,这些议会有些是地方教会的议会,但是其他一些被称为大公会议,他们包括了来自世界各地大部分教会的主教。例如,主后325年召开的尼西亚大公会议和主后381年召开的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都是大公会议,处理与使徒信经中几个信条有关的问题。
现代的尼西亚信经最初起草于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而且在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上形成了现在的形式,这个信经更普遍地延伸并解释了使徒信经,有意阐明了几个概念,是为了否定那些对信经的错误解释。
例如,被称为诺斯底主义的异端声称说,《圣经》中创造天地的 上帝是被另外一位 上帝创造的,象诺斯底主义这样的异端在使徒信经中没有明确地被定罪,所以,尼西亚信经增加了一些语言,有意使使徒信经更加清楚。
具体来讲,使徒信经说,我信 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尼西亚信经把这个地方改成,我们信独一 上帝,全能的圣父,创造天地,和一切有形无形万物的主。注意四件事情:
首先,尼西亚信经是以使徒信经为基础。尼西亚大公会议所定的信经以使徒信经为基础这一事实,证明了教会普遍地承认使徒信经。
第二,尼西亚信经的开头用我们这个词代替我。使徒信经的目的是针对个人受洗时的信仰告白,然而,尼西亚信经的陈述是教会普遍和共同地赞同这些相同的教义。
第三,尼西亚信经加了一个词独一在 上帝前面以使这一点更清楚。这使得使徒信经所暗示的含义更加明确:只有一位 上帝。
第四,尼西亚信经明确指出 上帝创造万物,包括象灵魂这样无形的东西。这就很清楚的说明 上帝自己不是被创造的。再一次,这一点也暗含在使徒信经内,因此,尼西亚信经只是澄清这个问题。
整个世纪以来的神学家以及大公会议也都提供了这种形式的确认和澄清。有时,大公会议的决定不是被所有的教会所接纳,一个大会可能谴责一些教会的观点,另一个大会可能谴责另外一些教会的观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争辩双方的教会都会继续确认使徒信经的基本原则。
由于这个原因,使徒信经已经普遍地被认为是基督徒信仰最基本、最普遍为教会接纳的陈述。在整个历史上就普遍所接纳的程度上来讲,只有尼西亚信经最接近使徒信经。但是尼西亚信经并不像使徒信经那样的基本,它里面有几个神学观点复杂,甚至连神学家们也常常会有误解。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门课里,我们选择使徒信经作为基督徒信仰核心教义原则的基础。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简要说明了新约对使徒信经的普遍认可,提到了在整个教会中对其教义的接纳。现在我们要谈谈信经对现今的作用,注意到这些相同的信仰内容仍然刻画现今基督徒会的特征。
每一个时代,都有假师傅否认教会在很多世纪以来所持守的基本信仰,现代世界,象耶和华见证人和摩门教这样的异端认为他们自己是基督徒,因为他们接纳《圣经》,而且试图从某种方式上追随耶稣,但是他们不是真正的基督徒,因为他们否定了两千年来奠定基督徒信仰的基本信仰,这些基本信仰就是列举在使徒信经里的信仰条款。如同基督徒会中的某些个别教师们否认这些信条那样,甚至有些并没有被列为异端的教会也会否认类似的这些基本信仰。
但是如果还有不少的人拒绝使徒信经里面所列举的教义,我们怎么说信经普遍地刻画现代教会的特征呢?答案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称自己是基督徒的大多数教会都确认这些教义。很多保守的各种类型的更正教教会,包括浸信会、卫理公会、路德会、圣公会、长老会等等,都相信并教导这些教义。其他一些非更正教的教会,象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也都确认这些教义。
除此之外,否认这些真理的教会或许不应该称为「基督徒」。他们也可能认可《圣经》,宣称跟随基督,但是他们实际上不信奉《圣经》的教导和历史性的教会,因为此缘故,他们不是纯正的「基督徒」。
其实,每当你我思想使徒信经所阐述的教义之重要性时,我们都得意识到,这是关乎到教会的生命,我们对福音的理解,和我们自身在基督里得救的绝对重大问题。比方说,信经向我们宣告 上帝三位一体的本质。 上帝是圣父,是圣子和圣灵时,若我们声称是基督徒的话,我们不可能装着认为三位一体的教义无关紧要,它只不过是我们信仰的外表装饰,不必太在意。正好相反,三位一体的教义恰恰是有关我们 上帝本质的正确宣告。(斯提夫•布赖克茂博士)
我想说使徒信经中的教义是基督徒的核心和根本,事实上,如果你偏离它们,你就开始离开了历史性的基督徒信仰。这是早期教会的真实经历,他们发现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圣经》,于是,他们就回应说,这才是正道。它就好比一个铁轨,是用来解释《圣经》的正确架构和工具。如果你偏离它,你就开始离开基督徒的根本信仰。因此我认为直到现今,使徒信经仍旧界定了活真价实的《圣经》信仰的根本特质。(彼得•瓦尔科尔博士)
由于使徒信经中总结的信仰内容具有如此的基础性和普遍性,他们在基督徒中发挥了一致性的影响,这是它对今天具有的显著价值,因为在现今教会中出现了太多的分裂。
或许你遇到过一些基督徒拒绝学习神学,因为他们确信教义只会分裂基督徒,彼此争论。他们拒绝的正统与正式的神学,他们往往散布的口号是,「耶稣使我们合一,神学使我们分裂。」 这个立场中含有某种真理的成分。几个世纪以来,基督徒彼此分裂,彼此攻击,彼此逼迫,而且甚至为了教义问题而发生战争。即便如此,新约仍然鼓励教会为教义的合一而努力。比如,以弗所书4章11到13节,这样说,
「他(耶稣)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为要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 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以弗所书 4章11-13节)
这段经文中,保罗提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且他指出,直到我们在真道上和知识上同归于一,教会才能走向成熟。由于这个原因,教义的合一应该是每一个基督徒的目标。
当然,基督徒生命的很多其他方面也应该影响我们对教义的学习,有一些事情我们需要去做,象爱 上帝和爱邻舍,追求圣洁,依靠圣灵的能力,默想 上帝的话。如果我们只单单定睛在教义上,而忽略其他的东西,常常会使我们误入歧途。就像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2节中警告说,
「我若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哥林多前书13章2节)
就像这节和其他很多经文指出的,获得知识很重要,但不是基督徒信仰最伟大、最美的事情。
避免神学破坏性后果的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与世上所有基督徒一同分享教义的同一性,并在其中欢喜快乐。当我们能够用适当关切合一来平衡我们对神学细节的关注时,教义实际上能够使我们合一,而不是分裂。
今天的教会关于教会的合一,是非常的关注和重视的。往往我们是因为传福音、普世宣教 的缘故来强调教会的合一。不过有意思的是,主耶稣和使徒保罗在《圣经》里所强调的教会合一,我在想的是约翰福音第十七章、以弗所书第四 章,他们都是在讲到,我们的一主,一神,一灵,一信,一洗,乃是教会合一的基础。换句话说,教会所相信的真理或者说真理的系统才是教会合一真正的基础。(林慈信博士)
整个世界中,有成千上万的真正基督徒,坚定地委身于《圣经》的核心教导,就是在使徒信经中表达出来的。实际上就在此刻,无数的基督徒为此正遭受逼迫,甚至殉道,他们可能在很多其他的神学问题与我们意见不一致,实际上,他们或许强烈反对你我们所极力持守的观点,但是,不管我们之间的分歧有多大,在信经上有关 上帝、救恩、和教会的教义上,我们还是在紧紧地站在一起。记得耶稣在约翰福音17章23节为教会的祷告是这样,
「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 (约翰福音 17章23节)
注意耶稣说,教会里的合一是耶稣被父差来的证据,当我们和别的基督徒肩并肩站在一起的时候,强调我们所共同拥有的神学,我们就是在向世界证明,福音是真实的,这就使我们的宣教有能力。
既然已经定义了福音,并且认同了以福音为共同的根基,我认为一种寻求合一和真理的方式,就是要表明我们既然已经全力委身于我们福音里的合一,我们就可以彼此追求在生命和事奉中的合一,而不必再互相询问我们对真理拥有的信念。而且,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庆贺我们彼此间的某些不同之处。我们要尊重彼此的差异;我们要欣赏彼此的差异;我们还要爱慕彼此的差异。我们注重的是在真理和信念的层面上,能够彼此之间共同喜乐的部分。进而我们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不仅能庆贺合一带来的喜乐,还能够庆贺我们能合理、有良知地,面对我们在神学信念上彼此的不同之处。(林根•当肯博士)
使徒信经能够帮助各处的基督徒区分开来基本的信仰和次等重要的信仰。当我们在个人生活和教会群体生活着重使徒信经时,我们就会发现神学不一定使我们彼此分裂,相反,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和其他忠实的基督彼此合一,并因此而完成耶稣自己对教会的异象和心意。
本课是介绍使徒信经的信条:我们从发展和目的的方面讲了信经的历史;我们也从 上帝、教会和救恩方面概述了信经的教义;我们也从信经的普遍性、一致性和基础性方面提到了信经信条的重要性。
古老的使徒信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文件,总结了延续几千年来基督徒的核心信仰。即使今天,使徒信经仍继续为基督徒每个宗派的神学家们提供一个统一的起点。这个系列中接下来的不同课程里,我们将会更加详细地探讨使徒信经中的每组信条,看看他们如何代表了《圣经》的真理,把世界各地基督徒的教导统一起来。